-1-
中国改革开放40年以来,我们见证了中国制造从“粗狂”到“精细”再到“智能”的发展历程,如果让你出说几个中国知名的老品牌,你
会想到哪几个?这几个品牌又给我们留下了什么品牌印象?
在我们身边家居用品,我们会想到“佳能”“索尼”,工业用品我们会想到“SMC”“THK”“雅马哈”“松下”等等…这些品牌传递给
我们的不仅仅是品质,更多的是一种信赖。
-2-
前几天我看了一篇文章,是湖畔大学产品模块学术主任,百度集团顾问,人称“中关村第一才女”的梁宁对产品与品牌做出了自己的判断。
今天就由我来转述梁宁的观点,与大家分享。
最近我在看小红书上,产品推荐的时候,发现了一个现象:谈日本购物的时候,大家谈日本的品牌,但是说到中国货,更多说的是产品。
▲日本品牌VS中国产品
我在小红书上随手截了两张图,大家可以看看文章中的图片。一说到日本一个不知名品牌的产品,美妆博主一般的措辞是:“这是
一个日本的小众品牌。”如果是中国的一个非著名品牌,美妆博主会直接介绍产品,几乎没有任何一个博主说,这是一个中国的小众品牌。
我们再去认真感知一下:当你在感受一个产品的时候,和在感受一个品牌的时候,你的感受点是一样的吗?答案是不一样的。
当你在面对一个产品的时候,你考虑的是物质。但是当你考虑一个品牌的时候,你想到的是灵魂和精神上的东西。
所以面对一个包包,一双鞋,材质是一样的,功能是一样的。一个300块大家都嫌贵,另外一个可能3万块排队买。为什么呢?因为认同点不一样。你面对产品时的诉求,是它能不能解决我的问题。但你面对品牌时,你的感受是信任这个品牌所代表的能力,比如说我信任海底捞的能力,我相信只要拉朋友在海底捞请客,一定不会难堪。
当遇到一个产品,我们第一个脑海里对应的是服务,我们做一个产品其实就是运营一个服务,然后帮用户解决问题。但是我们在运营一个品牌的时候,其实是讲一个故事。故事里有丰富的信息,它会留在人内心的一个情感角落。
所以,你看一个产品的时候,你是在衡量,评判它当下的特性。但是当你感知一个品牌的时候,你是在预支自己的信用和期待。比如吃饭,肯定先选品牌,去哪个餐馆吃,进了餐馆以后,你才会去想,在这个餐馆里面我具体吃什么产品。
-3-
那么我们总结一下,做产品和做品牌最大的区别是什么?做产品是满足需求,做品牌是产生偏爱。
什么是知名?什么是偏爱?
举个例子,一个班几十个学生,老师知道每一个学生的名字,所以对于老师来讲,每一个学生都是知名的,但是老师也有偏爱。
同等知名度的情况下,人有偏爱,耐克的知名度从未发生变化,但是当它选择了一个巨大争议的运动员当他的广告代言人。他成功地运营了用户的偏爱,然后直接拉升了当季耐克销售。
从知名,到偏爱,然后直接影响了购买决策。这就是品牌运营的智慧。
从淘品牌开始,小米手机正式开局,中国有了数不清的网红产品。这中间有人小成、有人大成。
▲小米开始布局智能家居,成为知名品牌了。
小成是什么? 做了一款爆品,挣了一笔钱。
什么是大成? 真正成为了一个品牌,让用户信任它的持续能力,拥有了用户的偏爱,拥有了用户预支的信任。
到目前的状况看,小成多,大成少。
-4-
那么,为什么中国有这么多的产品,但品牌却很少?我个人认为有两个方面的原因:
第一,没有品牌这方面的心理账户。
什么叫心理账户?大家对钱的感知是不一样的,我们去餐馆花60块吃一份酸菜鱼,所有人都觉得很正常,但是如果让你花60块买一本书,绝大多数人都觉得太贵了,舍不得。大家花钱卖流量、做满减、做补贴、做产品促销,这个心理账户是有的。但是如果为了品牌花钱,怎么都觉得贵。
“脱贫”其实是非常重要的人生阶段,“心态脱贫”更是非常重要的蜕变。心态每脱一次贫,都会设立一个以前没有的心理账户。在以前你根本不敢花钱、不舍得花钱、不会花钱的地方,去用钱买专业的服务,提高你以前缺失的能力和效率。
第二,缺乏品牌的人才储备。
做品牌,做用户的认知管理,实际上是一个相当专业的事情。要花钱,又没有即时反馈,找人也不容易。
-5-
在“中国制造2025计划”的影响下,国内产品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了人们的视野里,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重视经营品牌而不只
是经营产品。平一自动化“自由人”品牌小零件排列机,从注册商标的那一天,公司的使命赋予了品牌的定位和价值,坚持打造精密零件整
列装备,帮助用户实现无人工厂。公司以用户为中心,注重用户的产品使用体验。
在自由人品牌整列机的产品系列中,最早推出的是PAM-II系列零件排列机,也是最早进入苹果和华为手机零件制造工厂的一个系列,1台排列机顶5个操作工,不是一句广告语,而是体现了自由人品牌的价值就是高效率,大量节省人工。
回顾当初我们取名《自由人》,公司创始人金鹏想到了要为用户的生产现场节省人工,让人类离开机械式作业的车间环境,做人类该
做的事情。
按照下方联系我们,了解更多自由人品牌整列机信息
点击下方,了解更多自由人品牌信息